沈安被护院们抬了回来,将国公府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还是初一紧跟在后边, 挥着手喊了两句, “大哥就是睡着啦”
才叫人都放下了心。
温氏忙指挥着人将沈安送回去安顿好, 想了一下, 还是打发了人去请了大夫来。
又着人去厨房里吩咐将预备好的粥汤都送去沈安院子里。安排好了, 才带了人往沈安那里走了一遭。
二老爷二太太都已经在那里了。
到底是父母, 哪怕是听了初一说只是睡着, 也是焦急得不行。尤其是二太太,守在沈安床边哭的什么似的。
沈安有父母守着,温氏和后边赶过来的三太太都不好多待,劝了二太太几句,便相携而出, 带着初一一同来到了春晖堂里。
顾老太太已经知道长孙回来了, 正心急地等着人过来。
一看温氏妯娌和初一来了,忙问, “安哥儿呢”
初一笑嘻嘻的回道,“大哥哥上了马车就睡着了, 到家了连叫都叫不醒,还是让人抬进来的。如今还睡着哪。”
听闻这个, 顾老太太松了口气,甚至还念了声佛, “睡着了就好。我还担心他那身子骨熬不过这九天哪。”
安哥儿从小被拘在书房里念书,不似初一这般顽皮。他性子也文静,六艺之中射御勉强过关, 一味地读书做文章而已。
之前秋闱的时候,就叫人担心了一回。
“母亲放心吧,已经叫人去请大夫了。回头为安哥儿好生看看,厨房里粥汤也都备下了,等他醒了便可先用些。”温氏笑着说道,“再安心等上十天,也就有消息了。”
对于到底能不能中了春闱,顾老太太看得很开,“安哥儿还年轻,中了自然好,不中也还耗得起。”
又转头去问两个儿媳妇,“可打发人去亲家家里了”
阿珎的夫婿范晋也是本次春闱。
范晋父母在外任上,兄弟也都不在京城。范家老宅中,唯有范晋和阿珎服侍着致仕了的范老大人住着。
想着阿珎年轻,尚未经历过这些事情,范老大人又有了年纪,也不好叫他费心。早早儿的,三太太便回了一次娘家,帮着阿珎细细地安排了许多。
三太太见问,忙回道,“自然。昨日我还去看了阿珎,她也都安排妥当了。阿晋比安哥儿壮实多了,想来没什么的。”
虽然这么说着,娘家侄子参试,三太太心里多少也有些担忧。
顾老太太便与她说,“明儿一早起来,你就过去看看吧。阿珎一个人,照应着全家老老小小的,也怕她支应不来。”
三太太笑眯眯地应了。
十日后放了榜,范晋与沈安毫无意外地都在二榜上。范晋名次极佳,会试第十名。沈安则是不上不下的,在百名开外了。
参加了武试的霍青时更加厉害些,会试的第三名。
看榜的人跑回来报喜,靖国公府满府里都是喜气洋洋的,只等着三人殿试的结果了。
殿试要在三月初。可是巧了,与八姑娘的亲事前后脚。两件事儿凑在了一处,把整个国公府里忙了个人仰马翻的。
疲乏之余,温氏头晕眼花地与丈夫说道,“当初定日子,怎么就定了这个月”
靖国公要好些,内帷琐事与他干系不大。殷勤地为妻子揉肩,感慨着,“家有贤妻,夫复何求呢”
三月初六,八姑娘出阁。
三月初十,殿试。
三月十二,武试大比。
赶在三月二十那天,文武两榜同放。
范晋殿试中发挥极好,一篇文章做得花团锦簇又言之有物,再加上长得也是清秀出彩,很是得了一番皇帝的青眼,被钦点了榜眼。
至于沈安,或许是因为殿试有些紧张了,反倒不如春试时候考得好了,只在二甲最末,险些就与如夫人齐名。
不过不管怎么说,到底这二人都是中了的。抢了看榜这单子好事儿的大管家挤在宫门口看了一回,颠儿着就跑回了国公府报喜。
最欢喜的莫过于三太太了。她家里几个兄弟也是读书人,就连如今做到了闽浙总督的长兄,当年科举也没有这个好名次。只是沈安名次在后,她也不太好表现出来,只抿着嘴一直笑。
温氏是个细心的人,一边安排了家丁去大门口放炮竹,一边与私下里又与三太太商量了,先让三太太的陪房旺财和他女人一同回范家贺喜。
又有得了消息的阿珏五姑娘六姑娘七姑娘的婆家也都来人贺喜了,温氏又只好带着人往二房里去接待了一次。
如今只剩了阿琇一个没出阁儿的,看着母亲忙乱,也就跟前跟后的忙。
抽出空子来,叫了大管家来问,“霍家表哥武举大比如何啊”
大管家一拍脑门,“瞧我这糊涂的,只顾着咱们家大爷和姑爷的喜信儿了”
请了两声罪,忙又赶着叫人备了马要去看武举的榜。
阿琇抬头看看天,细声细气地建议,“还是叫个腿脚伶俐的去吧。”
大管家也是有些年纪的人了,老胳膊老腿的,阿琇还真担心他心急之下骑马出去会摔着。
“姑娘擎等着吧”大管家笑着说了一句,“表少爷的能为,定能高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