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考核官员德行为本,文艺次之。每年的考核是在夏末进行,根据官员的政绩分上中下九个等级,评是一年一考,三考为满,考核完毕之后的任免、调派等则要等到来年春天,避免官员寒冬腊月冰天雪地行路难。
徐臻觉得自己要是伸手到人家胡同知的家中搅和,那手也伸的太长,万一用人不当,再叫人剁手就不好了,倒不如寻这胡同知往年的考绩评语过来看看能不能做些文章。
有了主意之后,她心情大好,对徐平也和颜悦色起来“平叔远来辛苦,先歇几日再回去不迟。我这里跟妹妹也需要些时日给父亲母亲备些春裳夏衣。”
徐平唯唯诺诺的答应了,出来之后被料峭的春风一吹,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双手抄在袖子里头看着外头的天色道“这怕是要来一场倒春寒。”
三天之后,胡同知的履历抄本就放到了徐臻桌案上。
徐臻看着上头“政绩平平、唯有德行甚佳、教化百姓克勤惟俭”的评语,嘴角露出一个浅笑,伸手捏起纸张,在阳光下一字一句的拆开来读。
胡同知的去年考评乃是个“中上”,正好卡在进退之间,说他没有政绩吧,他还有点,说他做的好吧,亮点不足。不知道的人只会误以为这份考评乃是恰如其分,其实么,能评出如此的考语来,足以证明胡同知也是个官场老油子了。
评语上佳,吏部的官员就要认真考察,确认无误就会被升官,如果胡同知的上官并没有明显错处,那么胡同知升官说不得就要调任他处。做生哪里比得上做熟啊是以胡同知卡着这个考评,不上不下,既没有坏到让人将他裁了,也没有高调到被“万众瞩目”。
若不是徐平说出个分明来,只怕徐臻看了这考评也觉得还算恰当了,只是她生长在文国公府,想要长成不谙世事的模样也行,可天时地利人和都占了,她又自幼聪慧,凡事略看几眼也就通个七八成了,再加上文先生的指点教导,想不通透都难。没有在上京里闹出个什么“八面玲珑”的名头来,那都是因为她太懒。
看完这份抄本,徐臻心中慢慢计较着。
她若是找人将胡同知的考评给改了,这是最直接的办法,不过,胡同知不管是调任还是被裁,只要他还有余力,查出哪个环节出问题也不是不可能。
手指在桌上轻叩,她想起胡同知那位“俊杰”,一个完整的找不出漏洞的主意完美成型。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大善”
徐平在府里又住了两日,预备妥当了要带回的东西,这才来老太君面前告辞。
对于徐三老爷,老太君跟文国公作为亲娘亲爹也早就无语,甚至老太君还曾偷偷对着文国公说“权当没生这个儿子吧。”
大梁也是以孝为治民根本,徐三老爷事业做得再出彩,于父母生恩养恩上半点建树也无,就足以令言官诟病了,至今为止没有人说起这一茬,都是得亏文国公夫妇还有其他儿子,无形帮他补足了些不全。
徐三老爷不能讨文国公夫妇欢心,徐平当然就更讨不了好了,在老太君这里也只得了一句“好好照料你主子。”
二姑娘见祖母面色肃然,不似开怀的样子,有些担心的看了一眼大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