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方春花都惶惶不可终日,看着桌上的玉米面,方春花伸手拿了一个,放在嘴边却迟迟没有咬下去。春花娘用筷子拍了一下呆如木鸡的方春花问道“你这是怎么了这几天吃饭都走神,你也不想想你现在是有身子的人,现在娘可是指望着你的肚子拉拢沈言呢,虽然那小子有些不靠谱但是胜在赚的银子不少啊,你现在毁了清白又有了身子,也别一天到晚琢磨方家大郎的事情了。”
春花娘说着把自己的钱袋倒出来,里面总拢有个四五两银子,她又仔仔细细的数了一遍。
方春花把手里的面糊糊一口气喝完说道“娘,你这一天都巴望着数,也不见得能多几个子出来,就那么点,你早就数明白了,还一天数个十几遍的。”
春花娘把钱袋子的口子一扎说道“这你就不懂了,从小我是怎么含辛茹苦的带大你的,你娘我还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看来沈言心里还是有你的,要不然的话,怎么一下子能拿这么多银子给我们,你要知道东子姑姑出嫁的时候,对方也才下了三两聘礼。”
春花娘抬起头看着春花有些丰腴的脸颊说道“你还是早些让沈言过来提亲吧,四个月就显怀了,你这也两个多月了,别到时候月份大了,瞒不住,我们这村里还没出过这样的先例呢,到时候里正面上也过不去,再说月份要是大了,沈言那边的聘礼也不好多要一点,他们就知道你非嫁不可了。”
“娘,这都一天过去了,李心还没有从镇上回来,我担心。”方春花细如蚊蝇的说道。
“你瞎担心个什么劲啊,沈言不是说了就关她一两天,不会出事情的,再说了谁叫李心不长眼啊,三番两次破坏了沈言的生意,要我说李心肯定是看沈言又俊俏又能挣钱的份上才不折手段的靠近沈言的。”
“你也不要给李心蒙蔽了,别看她好像傻不拉几的,其实是最有心眼的那个,前几日我还瞧到里正和忠叔去了她家,两个人出来的时候手里还拿着东西有说有笑的,你想想啊里正和忠叔家什么没有啊,还轮得到去李心家里拿啊。”
春花娘啃了一口玉米面馒头说道“别的我不知道,但是能让方家村两个重磅人物同时去她家一定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就那样的你还怕沈言伤害她只要她不对付沈言,你就烧高香吧。”
“娘你别这么说,他们去李心家或许是商量事情呢,我听着李心和镇上宝仁堂的朱掌柜有些交情,可能是在商量药材的事情,可是沈大哥说关上李心一两日就放了,如今都第三天了还没有见着李心,我心里有些不安。”
方春花把手里的筷子地方,下定决心的说道“我还是去瞧瞧吧。”
“瞧什么瞧,你觉得你沈大哥是那么没分寸的人么”春花娘把自己的手里钱包仔细的别在腰间。
春花娘说着囫囵的吞着手里的馒头,可真别说前段时间沈言送来那么多的白面,自己可是吃了大半个月的白面馒头,眼下白面吃没了,要吃这个玉面馒头,一下子还吃不习惯了。
“娘,你说我要不要去李心院里看看,你说李心之前也是一门心思的上山挖草药的,最多也就上个药店卖卖自己山上挖下来的药草,可也没有听说要学着做生意啊,既然李心没有做生意,又怎么能搅黄了沈大哥的生意呢”春花还是很不放心。
“你还是别去看了,要不的话,方家大郎以为你别有居心,再说了方家大郎可是连山里的老虎都不怕的人,可别一拳头把你肚子给打没了,那样可就得不偿失了。”
反正春花娘就是认为李心能出什么事啊,就算是个男人也要黑灯瞎火下才能歹念啊,何况沈言已经有自己如花似玉的女儿了。
春花娘盯着面前的女儿,心里还是很欢喜的,这个女儿除了上半身像她,其他的都随她爹多一点。
“娘,你也别那么说李心,现在李心瘦了不少,我瞧着也还清秀的,眼睛大大的,小脸肉嘟嘟的还是挺有几分看头的,我要是个男人我现在也喜欢她。”春花如实说着。
“瞧你那出息的,硬生生的长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你也不想想你自己可是这方圆十里内的一枝花,要不是你现在有肚子了,那媒婆还不是隔三差五的摇着帕子往我们家赶啊。”
春花看自己的娘已经吃完了,起身收拾着桌上的碗筷说道“可是娘,你看他们给我介绍的,不是年纪大的,就是死了娘子的,要不就是兄弟多要入赘我们方家村的,到后面我都不知道是看上我还是看上我们方家村正在蓬勃发展呢。”
方春花叹了口气说道“我觉得还是应该看上我们方家村是这十里八乡的大户,这又是种植药材又是搞活经济的,过不了几年我们村的日子都比镇上要好过多了,那些兄弟多的,连玉米面都吃不上的哪个不眼红啊”
“那也是娘要的聘礼多了一些,娘觉得你是娘的心头肉啊,要是你嫁出去了,以后娘就无依无靠了,所以要娶你出去的要给二十两聘礼,如果只能拿出五两聘礼的,就只能入赘我们方家村了,这不还是有人上杆子要来,那还是我的女儿好看、能干。”
方春花没有理会絮絮叨叨的老娘,直接去厨房洗了碗筷,她还是有些不放心李心,这都第三天了李心还是没有回来。
出门的时候特意方春花拐到东子奶奶家拐弯抹角的问要去学堂的小宝,可是小宝也说嫂子去山上挖药了,好几天没看到了。
春花又偷偷摸摸的去了李心的院子,大门是紧锁的,铁将军把门,春花拉了拉衣角还是决定去镇上问问沈言。
石头叔的牛车还没有去镇上,沈秋华看到方春花的时候笑着说“春花侄女,瞧你好像比先前胖上一些了,不过女孩子胖些好看,胖了一看就是要生儿子的人,婆家都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