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娇杨堪称是挖墙角的模范, 虽然她挖墙角的技术不算高, 但胜在兢兢业业, 而且撒网面积巨大,肯定会见到成效的。
那些动了心的学生或许暂时还没办法去国防科大的数学理论与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报道, 但动了心的老师却没有这样的顾虑, 想去直接去就去了。
国家的科技事业百废待兴, 还或多或少地出现着雨露不均的状态。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
就拿京城理工大学来说, 哪怕京城理工大学的领导自认为给所有人的待遇都不差,可并非所有人都会这么觉得。
京城理工大学的领导认为自己雨露均沾了,每个教师都能拿到课题去做, 可拿到课题就满意了吗?
拿到普通课题的人羡慕拿到好课题的, 拿到好课题的人还羡慕拿到普通课题的人轻轻松松就能把钱给赚了。
有人觉得自己拿到的课题太小,配不上自己的能力,有人觉得自己拿到的课题根本不受重视,完全就是学校给的‘扶贫’课题。
总而言之,人心难测, 众口难调。
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发生在京城理工大学, 京城地质大学、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等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
如果苏娇杨没有去走那一圈儿,或许这些人还会忍下去, 直到自己的职称提升了,自己也‘从媳妇熬成了婆’,从被安排的人变成安排别人的人,这样就算勉勉强强熬出了头。
可苏娇杨去搅风弄雨了一番, 人心立马就浮动开了。
有人觉得自己在现有的工作岗位上无法奉献自己的全部价值,有人觉得现有的工作岗位就是在埋没自己,还有人觉得现有的工作薪水配不上这么优秀的自己……这些人纷纷递交辞呈,没过几天,就去国防科大报道去了。
也就是在这么多人都来国防科大报道时,国防科大的领导才知道苏娇杨做了这么一件事?
这该咋办?
该咋办就咋办!
苏娇杨都敢跑到人家学校去挖人了,他们还没胆子把人给留下?
数学理论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研究团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充实了起来,苏娇杨没有让这些远道而来的人失望,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苏娇杨为每个人都制定了发展方向,还将大项目拆成了数百个小项目,每个项目都责任到人。
最最最残酷的是,苏娇杨让每个研究人员都针对自己到手的课题写一个研究规划以及时间安排。
如果研究员写的研究规划与时间安排能在苏娇杨那里通过审核,那没问题,该研究员就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规划与时间安排去按部就班地推进研究工作了。
如果研究员能够实现自己的研究规划与时间安排,那该有的项目奖励一点都不会少,尤其是科研绩效,他们都能拿到最高的。
可如果研究员无法根据自己提出的时间安排来实现研究规划,那苏娇杨也会毫不客气地及时止损,中止这个研究员的研究项目,并对该研究项目进行重新评估。
这国重里的规则与高校内‘论资排辈’的常规规则差太多了,苏娇杨推行的是丛林法则——你行你上,不行就撤。
那么问题来了?
这研究规划与时间安排该怎么写才合适?
万一写的太赶了,自己没办法保质保量的完成,那对于科研人员的信誉来说,绝对是一次重大打击。
可如果写的太缓了,会不会给苏娇杨留下一个‘拖拖拉拉难当大任’的坏印象?
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
苏娇杨才没有心思管这些人会怎么写研究规划与时间安排,她忙着学习去了。
当初在国防部的时候,苏娇杨为了说服国防部的领导,一个大饼接着另外一个大饼去画,虽说那些大饼都是真实可实现的,但苏娇杨也就是拿着那些东西去糊弄糊弄外行人,假使有内行人在,稍微揪着几个问题去深入地讨论,苏娇杨就会抓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