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庸。
瑞和三十四年。
苍梧镇。
踏踏踏
一列骑兵缓缓而入。
“乡亲们,北蛮连连进犯,北边战局紧张,皇上有令,每家每户有满十六岁男丁者,皆要出男丁一名,上阵杀敌。有国才有家,保卫大庸,吾辈义不容辞各家各户听令,上前接旨”
“陈家接旨”
“到”
“刘家接旨”
“是”
秦毅从嘈杂的人群之中脱离,匆匆的朝着家中而去。
“今年第三次征兵了。”秦毅微微叹了口气。前面两次征兵都是征年满十八岁以上的,没有想到这第三次年满十六岁者都要上战场了
他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前世只是一个普通职员,三个月前,忽然某天一觉醒来,就发现来到了这个地方,穿越到了一个也叫秦毅的人的身上。这是原身的秦毅只有15岁。
这个地方和前世任何一代历史都不像,他所处的地方叫大庸,已经建国五百三十年。
小镇镇南的一个巷子内。
收回思绪的秦毅抬头看着不远处那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茅房小院,闷头走了过去。
刚走进院子。
“四郎,有你三哥的家书吗”屋内传来了秦祖民那隐约带着一丝略微紧张的声音。
“爹,有”秦毅快步的走了进去,从兜里把刚才拿到的家书拿了出来,递给对方。
“好,有就好”
看到对方那苍老的脸色一松,秦毅心中暗道,也许这就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吧。
“爹,我先去做饭。”秦毅轻声道。
“去吧。”秦祖民头也不抬的拆着信件道。
晚间。
房间内桐油灯已经点亮。
饭桌上只有糙米饭还有青菜和扁豆。
父子两人在扒饭,气氛有些沉闷。
在秦毅整理原身的记忆的时候,自从一年前大哥牺牲在战场的消息传回,秦祖民就渐渐开始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特别是半年前二哥也被征调参军,一个月之后又牺牲在战场的消息传回,老秦已经彻底的沉默寡言。
也只有今天三哥秦杰寄回家书的时候,才看到他偷偷表露出来一些情绪。
三哥秦杰,三个月前被征兵参军,今天才收到第一封家书
“四郎,今晚收拾一下,明天一早和我去一趟金源县郊外的青微道宫。”秦祖民一边放下手中的碗快,一边道。
“爹,你要为三哥祈祷”
“不,我要送你去做道士”秦祖民眼神坚定的道。
“为了让我躲避兵祸”秦毅微微一愣。
说实话,今天看到今年的第三次征兵,他就有一股巨大的危机感。今天的征兵年满16岁都要上战场,万一下一次年龄更小呢要知道,他15岁了
前世,他生活在和平年代,并不知道战争到底有多残酷。
现如今,虽然他也没有直接见到过战争,可是大哥二哥连续牺牲在战场上就知道战争有多残酷。
并且大庸今年连续征兵三次,看来北边的战事并不乐观,不然也不会一年之内连续征兵三次了
如此一来,他要是真的上了战场,估计生还的机率会小到可怜
秦祖民听了秦毅的话,微微一愣,接着就缓声道:“四郎,你打小就比你三个哥哥聪明”
“是的,让你去做道士,就是为了躲避兵祸成了道士有了道籍,就不需要当兵,也不需要服役三郎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来,所以我不想再看到你也踏上战场”
秦毅心中一阵感动,两世为人,都有一个爱他的老父亲
“可是如今征兵不断,大家伙儿都想尽办法逃避兵祸,我们能想到,别人肯定也能想到,那青微道宫还收人吗”秦毅说出了自己的担心。
虽然这里的历史和前世不像,但是一些制度却和前世古代有些相似。
和尚和道士不用被征兵,也不需要服役。
当然,在太平年代,想要获得道籍或者僧籍是比较困难的,需要层层申请,层层审核,每一个寺庙和道观都有限定的籍位数量。
但是在战乱年代,那就很宽松了,因为官府都管不过来,也没有时间管所以很多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都是纷纷跑上山当道士或者和尚。
“昨天镇北的张屠户也把他儿子送去青微道宫,我还去打听过了,他说还收,就是要纹银二十两”秦祖民压低声道。
“可是我们家哪有二十两银子”
一两银子就是1000文铜钱,以前一斤粮食卖5文钱,现在战乱起,粮食涨到了10文一斤。但20两纹银依旧是一笔巨款